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讲坛 > 军事历史


“功臣号”坦克的传奇故事

■汤 伟 吕子浩

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“功臣号”坦克。资料图片

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地下展区的显著位置,停放着一辆颇具年代感的坦克。车身上的红色五角星和“功臣号”三个大字熠熠生辉,墨绿的车身、高昂的炮管显得精神抖擞。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,“功臣号”坦克的战斗故事堪称传奇。

抗日战争结束后的沈阳,满目疮痍、局势混乱。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,我军进入东北的部队尽一切可能把日军遗弃的坦克和器材搜集起来,着手建立坦克部队。1945年11月中旬,在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工作的高克在侦察时发现,沈阳原日军坦克装配修理厂有几辆日式坦克。向上级汇报后,高克率队成功将两辆坦克开出工厂。此时,东北的形势发生了变化,国民党军在美国的支援下攻占了山海关、锦州等地,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主动撤离沈阳,并命令坦克向通化地区转移。两辆坦克在转移的路上发生故障,其中1辆被敌伪人员破坏,另一辆修复好的,便是后来的“功臣号”。

1945年12月1日,人民军队第一支坦克部队——东北坦克大队宣布成立。这辆坦克加入人民军队序列,编号为“102”。该坦克先后参加了绥芬河剿匪、三下江南等战役战斗,立下赫赫战功。因其型号老、多处有伤、常出故障,坦克手索性称它为“老头坦克”。

随着我军东北战场转入攻势, 毛泽东在给东北野战军的电报中强调,胜利完成整个辽沈战役的关键,是在一星期内外攻克锦州。

攻打锦州这场硬仗,上级要求用坦克支援步兵攻城作战。驾驶员董来扶想,多一辆坦克就多一分攻坚力量,便和车长牛生贵一起写下保证书,保证修好“老头坦克”上阵杀敌。接下来,车组成员吃住都在车里,终于在出发前抢修好坦克,及时加入战斗。

攻打锦州时,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,同序列的3辆坦克被击伤无法作战。董来扶驾驶“老头坦克”孤车冲向敌阵。他和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,边打边修,持续作战31个小时,将敌军火力点一个一个打掉。战后,董来扶荣立一等功,所驾驶的“102”坦克被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部授予“功臣号”荣誉称号。

辽沈战役刚结束,“功臣号”坦克跟随东北战车团挥师南下参加平津战役。平津战役中,董来扶驾驶着“功臣号”坦克,摧毁了敌人一个又一个碉堡。特别是在进攻金汤桥战斗中,它主动出击,吸引敌火力,先后摧毁敌3个暗堡、 5个火力点,率先攻克金汤桥,突破敌人防线,取得胜利。

1949年,由99辆坦克、50辆装甲车组成的装甲部队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。“功臣号”因立有卓越战功,成为装甲部队方阵的头车。

1959年,我国自主生产的第一代59式坦克开始列装部队。从此,“功臣号”坦克光荣退役,但“功臣号”作为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车号,在第81集团军某旅坦克5连编制序列中一直延续至今。“功臣号”教育官兵勿忘革命历史,赓续红色基因,让“勇往直前、战无不胜”的“功臣号”精神薪火相传。

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